在線題庫請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 厚職題庫 行測、時政、公基必考題庫精準押題
點擊獲?。?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ed; text-decoration: none;">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送分題】 |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
【導讀】厚職國家公務員考試網提供:全國公務員事業(yè)單位考試時間、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備考資料。【點此領取電子版考試資料】。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houzhigk,隨時獲取公務員事業(yè)編考試資訊。當前文章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
寧夏事業(yè)單位考試題庫:公共基礎知識(1)。2021年寧夏事業(yè)單位考試題庫、2022年寧夏事業(yè)單位考試題庫保持更新。
1.《資本論》是詮釋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依據。它通過探討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和總過程的各種形式,明確了物質、利益、財富、階級和所有制等問題,但貫穿這些方面的價值歸旨不是( )
A.“現實的個人”的處境及其未來
B.“實踐的人和人的實踐”
C.“人與人的關系”
D.資本及資本的邏輯
2.商品最本質的因素( )
A.使用價值
B.交換價值
C.價值
D.價格
3.某資本家投入資本100萬元,用于購買生產要素(生產資料80萬元,勞動力20萬元),經過生產過程生產出的商品價值為130萬元,其剩余價值率為( )
A.130%
B.150%
C.200%
D.180%
4.甲企業(yè)與工人簽訂了3年期的勞動合同,約定在3年內按現行工資水平給付工資。合同簽訂后的3年里,企業(yè)所在區(qū)域發(fā)生了通貨膨脹,該企業(yè)經常以各種借口縮短中午休息時間。企業(yè)在3年經營當中獲取了超過同行業(yè)其他企業(yè)的更高的利潤,該企業(yè)獲得的超出其他企業(yè)的利潤來源是( )
A.工人的一部分工資、絕對剩余價值與相對剩余價值
B.絕對剩余價值與相對剩余價值
C.工人的一部分工資和相對剩余價值
D.工人的一部分工資與絕對剩余價值
5.“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碧拼娙藙⒂礤a的這兩句詩詞,常被用來形容過去的一些昂貴商品現在變成了大眾消費品。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生活質量提高
B.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C.商品市場日益繁榮
D.大眾消費觀念發(fā)生變化
6.把生產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依據是( )
A.在資本流通中的周轉速度不同
B.在資本積累中的不同作用
C.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的不同作用
D.在生產過程中不同的實物存在形式和價值轉移方式
7.從社會總成本角度,分析社會資本再生產問題的核心是( )
A.社會總成本的結構
B.社會總成本的補償
C.社會總成本的支出
D.社會總成本的收入
8.“沒有幾個國家不存在這種持續(xù)的努力,即人口的增長比生活資料的增加更快。這種持續(xù)的努力總是傾向于讓下層社會承受極端沉重的壓力,并阻礙其生存狀況發(fā)生任何永久性的重大改善?!边@段文字最可能反映了( )的觀點。
A.查爾斯·達爾文
B.亞當·斯密
C.托馬斯·馬爾薩斯
D.卡爾·馬克思
9.21世紀以來,我國進入新一輪婚育高峰期,結婚人數以每年10%的比例增長,加之國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婚慶服務產業(yè)得到空前發(fā)展。這表明( )
A.消費是生產的結果
B.生產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
C.消費是生產的動力
D.生產決定消費對象
10.中國人謹慎的消費觀一度被視為保守、落后的代表,而這次美國式過度消費引發(fā)的金融危機印證了中國式消費觀的價值。這啟示我們應( )
A.避免盲從,量入為出
B.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
C.理性消費,適度消費
D.轉變觀念,貸款消費
【參考答案】
1.【解析】D。從表面上來看,《資本論》探討的是商品生產、商品流通和總過程的各種形式,探討的是物質、利益、財富、階級和所有制等問題,但貫穿這些方面的價值歸旨是“現實的個人”的處境及其未來,是“實踐的人和人的實踐”,是“人與人的關系”。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2.【解析】C。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具有的效用,即能滿足人類某種需要的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本質屬性和社會屬性,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相互比較勞動耗費量和交換勞動的社會經濟關系。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3.【解析】B。剩余價值率是剩余價值與可變資本的比率,或剩余勞動時間和必要勞動時間的比率。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是工人受資本家剝削程度的表現。用公式表示:剩余價值率=剩余價值/可變資本。經計算(130-100)/20=150%。所以選擇B選項。
4.【解析】D。相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工作日長度不變的條件下,由于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相應延長剩余勞動時間而產生的剩余價值。絕對剩余價值是指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絕對延長工作日的方法所生產的剩余價值。相對剩余價值是通過改進生產技術,把勞動生產率提高到本部門的平均勞動生產率水平以上,使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從而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于它的社會價值。該企業(yè)中生產效率沒有提高,所以必要勞動時間沒有變,壓縮了休息時間,從而延長了剩余勞動時間,因此企業(yè)獲得的利潤來源是工人的一部分工資與絕對剩余價值。因此答案選擇D。
5.【解析】B。本題考查經濟學知識,通過一句古典詩詞“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眮碚f明原來昂貴的商品現如今變成了大眾商品,說明商品價值量變小了,本題實質考察商品價值量大小由哪個因素來決定。A.選項中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決定不了商品的價值量。C和D兩個選項反應的是一種供求關系,市場繁榮、消費觀念超前可能引起供不應求,導致商品價格上升,但是決定不了商品的價值量。商品經濟的基本規(guī)律是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決定,社會必要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成反比關系。因此,本題選B。
6.【解析】C。不變資本是指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轉變?yōu)樯a資料的那一部分資本,經過生產過程,它的價值隨著物質形態(tài)的改變,轉移到新產品中去,沒有發(fā)生任何價值量的變化,價值不會增殖。資本家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那一部分資本。生產資料在生產過程中,只是將其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不改變原有的價值量,故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稱為不變資本。資本家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那一部分資本。勞動力在使用過程中,不僅能夠創(chuàng)造出補償勞動力價值的價值,而且能創(chuàng)造出剩余價值,使資本增值。把生產資本分為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是根據其在剩余價值生產過程中的不同作用為標準來劃分的。綜上所述,本題選擇C選項。
7.【解析】B。從社會總成本角度來分析,社會資本再生產問題的核心問題是社會總產品的實現問題,而只有社會總產品中的各個部分都能在價值上和物質上得到補償,社會產品才能順利得到實現,所以社會資本再生產問題的核心是社會總成本的補償。所以選擇B。
8.【解析】C。這段話反應的是人口論:“人口的增長大于生活資料的增長,最終將導致貧窮”。這是馬爾薩斯的理論,他于1798年創(chuàng)立了關于人口增加與食物增加速度相對比的一種人口理論,其主要論點和結論為:由于土地生產生活資料的生產力的有限,而食物又為人類生存所必需,加上兩性間必然的情欲不斷加劇著人類的繁殖力,由此結果,人口的增長速度勢必超過生活資料的增長速度。達爾文的理論是生物進化論,亞當·斯密是經濟學的創(chuàng)始者之一,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等理論,卡爾·馬克思是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者。故本題選擇C。
9.【解析】C。生產與消費的辨證關系:
第一:生產決定消費。生產為消費提供對象,生產決定消費水平、消費方式并為消費創(chuàng)造動力,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
第二:消費對生產有重大的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消費為生產創(chuàng)造出新的勞動力,并提高勞動力的質量,提高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
正因為消費具有這樣重大的作用,人們不能人為地抑制消費,不能使消費滯后,而應當根據生產力的發(fā)展逐步提高消費水平,使消費和生產協(xié)調發(fā)展。
本題題干表述明確體現出先有需求,隨之拉動了產業(yè)發(fā)展。所以屬于消費是生產的動力表現。所以選擇C。
10.【解析】C。消費觀本質上來說并沒有好與壞的差別,關鍵在于收入與支出的平衡,也即“度”的問題。題干中通過對中美消費觀的比較我們得出啟示,A.、B項中沒有談到消費的問題,而題干中顯然是提倡中國人不過度消費這種消費觀的,可以排除D項,C項“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即是對“中國式消費”的解釋說明。因此,本題選擇C選項。
公眾號名稱:厚職公考
掃碼關注
獲取公考資訊和資源禮包
公眾號名稱:厚職事考招聘信息
掃碼關注
推送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