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題庫請微信掃碼進入小程序: 厚職題庫 行測、時政、公基必考題庫精準押題
點擊獲?。?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ed; text-decoration: none;">考前必做時事政治題庫【送分題】 | 新版公共基礎知識7000題 | 教材用書PDF電子版
【導讀】厚職國家公務員考試網(wǎng)提供:全國公務員事業(yè)單位考試時間、考試公告、職位表、報名入口、備考資料。【點此領取電子版考試資料】。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houzhigk,隨時獲取公務員事業(yè)編考試資訊。當前文章詳細內(nèi)容請閱讀下文!
河南事業(yè)單位考試題庫:公共基礎知識(9)。2021年河南事業(yè)單位考試題庫、2022年河南事業(yè)單位考試題庫保持更新。
41.
(單選題)
下列各項中,不屬于行政復議參加人的是( )。
A.申請人
B.被申請人
C.證人
D.復議代理人
42.
(單選題)
在公民甲竊取公民乙錢包的犯罪中,犯罪客體是( )。
A.甲
B.乙的錢包
C.乙錢包里的錢
D.乙對錢包的所有權
43.
(單選題)
根據(jù)我國《行政處罰法》的規(guī)定,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的( )內(nèi)提出。
A.三日
B.五日
C.七日
D.十日
44.
(單選題)
行政訴訟的舉證期間是( )。
A.第一審之前
B.第一審庭審結束之前
C.第二審之前
D.第二審庭審結束之前
45.
(單選題)
下列行為中不可被提起行政訴訟的是( )。
A.罰款
B.沒收
C.國防行為
D.強行攤派
46.
(單選題)
下列各項中,屬于原告特有的訴訟權利是( )。
A.申請回避
B.委托訴訟代理人
C.提起上訴
D.撤訴
47.
(單選題)
國務院依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制定的暫行規(guī)定和條例屬于( )。
A.特別授權立法
B.一般授權立法
C.自主性立法
D.職權性立法
48.
(單選題)
法的意識中的最高層次是( )。
A.法的知識
B.法的心理
C.法的思想體系
D.法的觀點
49.
(單選題)
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是指( )。
A.18周歲以上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C.各行各業(yè)的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nèi)的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0.
(單選題)
每個公民自出生到死亡都享有權利的能力或資格,稱為( )。
A.公民權
B.特殊權利能力
C.財產(chǎn)權
D.一般權利能力
【參考答案】
41.【解析】C。
本題考查法律常識。
行政復議參加人是指參加行政復議的當事人和與行政復議當事人地位相類似的人。根據(jù)行政復議法的規(guī)定,行政復議參加人包括行政復議申請人、被申請人、第三人以及行政復議代理人。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考點:
行政復議
42.【解析】D。
本題考查法律常識。
犯罪客體是指我國刑法所保護而為犯罪行為所侵犯的社會關系。例如人身關系、財產(chǎn)關系、婚姻關系等??荚囍幸⒁鈱⒎缸锟腕w與犯罪對象區(qū)別開來,犯罪對象是指犯罪行為具體打擊、破壞的人或物,比如甲將乙打成重傷,那么犯罪對象是乙,犯罪客體是人身關系中的健康權。盜竊罪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
故正確答案為D。
考點:
犯罪基本概念
43.【解析】A。
本題考查行政處罰法中的聽證程序。
根據(jù)《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作出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數(shù)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行政機關組織聽證的費用。聽證依照以下程序組織:
(一)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行政機關告知后三日內(nèi)提出;(二)行政機關應當在聽證的七日前,通知當事人舉行聽證的時間、地點;(三)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或者個人隱私外,聽證公開舉行;(四)聽證由行政機關指定的非本案調(diào)查人員主持;當事人認為主持人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有權申請回避;(五)當事人可以親自參加聽證,也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六)舉行聽證時,調(diào)查人員提出當事人違法的事實、證據(jù)和行政處罰建議;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zhì)證;(七)聽證應當制作筆錄;筆錄應當交當事人審核無誤后簽字或者蓋章。
故正確答案為A。
考點:
行政法
44.【解析】B。
本題考查行政法。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原告或者第三人應當在開庭審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交換證據(jù)清單之日提供證據(jù)。因正當事由申請延期提供證據(jù)的,經(jīng)人民法院準許,可以在法庭調(diào)查中提供。逾期提供證據(jù)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一審程序中無正當事由未提供而在第二審程序中提供的證據(jù),人民法院不予接納?!?/p>
故正確答案為B。
考點:
行政法
45.【解析】C。
本題考查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
根據(jù)《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zhí)照、責令停產(chǎn)停業(yè)、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chǎn)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zhí)行不服的……(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
根據(jù)第十三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二)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fā)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四)法律規(guī)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行政行為。
A項的罰款,B項的沒收對應的是法院可以受理的情形(一),即當事人對行政處罰這樣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是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D項強行攤派,對應的是法院可以受理的情形(九)。而C項,針對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不服提起訴訟的,法院是不予以受理的。
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考點:
行政法
46.【解析】D。
本題考查訴訟程序中原告所特有的訴訟權利。
A項錯誤,《行政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B項錯誤,《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一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C項錯誤,《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五條規(guī)定,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D項正確,《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二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并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由此可見,原告、被告均有權申請回避、委托訴訟代理人,提起上訴。而撤訴屬于原告的訴訟權利。
故正確答案為D。
考點:
其他(法律)
47.【解析】A。
本題考查立法。
A項正確,特別授權立法,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將本應由它制定或修改的某一方面法律的權力,特別授予國家最高行政機關,該行政機關根據(jù)特別授權進行的立法活動。特別授權立法一般是通過權力機關的“決定”“規(guī)定”等形式授權。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將本屬于自己權限范圍內(nèi)的事項授權給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去制定暫行規(guī)定,因此屬于特別授權立法。
B項錯誤,一般授權立法是指國家行政機關直接依照憲法和有關組織法規(guī)定的職權,制定行政法規(guī)和行政規(guī)章的活動。題干中國務院制定的暫行規(guī)定并非依照法律而是依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的。
C、D項錯誤,自主性立法和職權性立法,是行政機關為履行法律賦予的職權,在自己職權范圍內(nèi),獨立、自主地進行的立法活動。比如憲法規(guī)定了國務院的各項職權,國務院就可以在自已的職權范圍內(nèi)進行自主的立法,不需要人大及其常委會授權。
故正確答案為A。
考點:
其他(法理學)
48.【解析】C。
本題考查法理學。
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的思想、觀點、理論和心理的統(tǒng)稱,包括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體系兩個部分。法律心理是人們對法的本質(zhì)和作用的看法,對現(xiàn)行法律的要求和態(tài)度,常是自發(fā)形成的,屬于法律意識的初級階段;法的思想體系是指人們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對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的評價以及法制觀念等,屬于法律意識的高級階段,且需經(jīng)培養(yǎng)、教育才能逐步形成。
A項錯誤,法的知識是人們后天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中所獲得的有關于法的較為專業(yè)的知識。
B項錯誤,法的心理是屬于法律意識的初級階段。
D項錯誤,法的觀點是法在制定、實施后所形成的一些觀點,比如大家所比較熟悉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點等。
故正確答案為C。
考點:
其他(法理學)
49.【解析】B。
本題考查憲法。
依據(jù)《憲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因此,公民是一個法律概念,指的是具有某國國籍的自然人。也意味著無論其成年與否、從事何職業(yè)、居住何地,只要具有我國國籍,那在法律面前即是一律平等的。而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是和敵人對立而存在的主體。
故正確答案為B。
考點: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50.【解析】D。
本題考查憲法。
權利能力,指的是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能力或資格。分為兩類:一類是一般的權利能力,一類是特殊的權利能力。一般權利是所有公民普遍享有的,始于出生,終于死亡,如人身權等。特殊權利能力須以一定的法律事實出現(xiàn)為條件才能享有,如選舉權,必須年滿18周歲才會有。
故正確答案為D。
考點:
憲法概述
公眾號名稱:厚職公考
掃碼關注
獲取公考資訊和資源禮包
公眾號名稱:厚職事考招聘信息
掃碼關注
推送事業(yè)單位招聘信息